最近,靠購車貸款“薅羊毛”的做法被按下了“暫停鍵”,貸款買車比全款買車更劃算的時代開始“落幕”。近期,多地明確叫停了“車貸高息高返”和“誘導提前還款”等操作,多家銀行也收緊了“長貸短還”的相關政策。這些現象的背后有什么深意?又將對消費者購車和汽車金融帶來哪些影響?今天,就讓我們來共同關注這個話題。
車貸“高息高返”和“變種”模式
所謂“車貸高息高返”,指的是銀行把購車貸款利率提升,然后一次性高額返傭給汽車經銷商的舉措。有的汽車經銷商會通過將部分返還的傭金以“抵扣車款”等形式,再返還給消費者,來降低購車總價。
6月11日,記者以普通消費者身份走訪了本市多家汽車銷售店發現,截至目前,部分商家的“車貸高息高返”的情況仍然存在。一家智已汽車的銷售員推薦說,貸款要比全款買車更劃算,但是這項“福利”政策變數很大,要抓緊下單。“您如果是想貸款分期還的話,那就是貸款合適一些,貸款就是‘長貸短還’,在車價上還能有一定幅度的優惠,幾千到上萬元不等。我們會把一部分利息返還給你去提前還款,但是利率你得分銀行,每天政策都在變,因為現在國家要叫停‘長貸短還’業務,現在也只是個別銀行有。”
消費者購車/網絡圖片
有些汽車經銷商則表示,最近,通過“車貸高息高返”來“薅羊毛”已經行不通了。一家蔚來汽車的銷售員介紹,大量銀行已經叫停了“車貸高息高返”,但仍推薦消費者使用一款 “零利率”的兩年期貸款。“咱們不分價格,全款、貸款都是一個價,但是貸款現在提供您‘兩年零息’,兩年之后有筆尾款一結算。‘高息高返’現在很多銀行都不做了。”
但是,有些所謂的“零利率”貸款并不是全程沒有利息,而是一種 “貸五免二”的模式。如果消費者在貸款滿兩年之后,沒有一次性還清剩余貸款,那么就要繼續支付利息。一家極氪汽車的銷售員說,“有兩年免息,統一貸五年,兩年提前還款,沒有違約金,兩年的利率是3%。”
車貸相關投訴日益增多
近期,在各大投訴網站和社交媒體上,關于車貸的相關糾紛和投訴也都呈現增加態勢。例如,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以“車貸”為關鍵詞,可以搜索到4萬多條相關投訴。
車貸相關投訴/網絡截圖
消費者王先生在購車時遭遇了汽車銷售員誘導,從而辦理車貸。但因車款減免金額與實際情況不符,王先生拒絕購車,要求退還1萬元定金,發起了投訴。
王先生發起的車貸相關投訴/網絡截圖
王先生說:“我去問的時候,說這個車最低能多少錢,他告訴我采用貸款的形式,可以優惠2萬塊錢左右,并沒有說具體是怎么去優惠,我也同意了。弄了之后發現,這個優惠是假的,明面上是我少了2萬,實際上每個月要支付利息,只能優惠3000元到2000元左右。然后他說你合同已經簽了,定金沒法退,最后的處理結果就是我自己又去找他們談,最終還是購買了領克汽車,雖然不是在他們店,但是售后是通著的,把定金轉到他們店里作為售后服務的一部分錢。”
5年貸款2年還清相關投訴/網絡截圖
另外,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以“5年貸款2年還清”為關鍵詞搜索,有1186條相關投訴。騰先生在購車時,將貸款事宜全權交給銷售人員辦理,在他支付了31期月供后,想要提前5個月還款時,才得知要額外收取2000元違約金。
騰先生支付了2000元違約金和剩余貸款/受訪者提供
騰先生簽訂的電子車貸合同,小字規定的違約金條款/受訪者提供
車貸“高息高返”到底誰獲利?
綜合來看,此前,在“高息高返”模式下,銀行先給消費者制定實際年化利率高達7%到8%左右的車貸,返還給汽車經銷商的高額傭金,則會占到貸款總額的10到15%左右。汽車經銷商會將部分傭金提供給消費者用于抵扣車款,看似能將“汽車價格打下來”。再配合不用支付違約金的“長貸短還”操作,就能再少一筆后續的利息。
算一筆車貸的賬/網絡圖片
那么,車貸真是純純的消費者“福利”業務嗎?對此,資深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冠苕咨詢創始人周毅欽分析,如果消費者有提前還款能力,從短期內來說是能夠獲利的,但是一旦消費者提前還款之后,考慮到商業銀行已經向經銷商支付了高額的返傭,對于商業銀行來說,這個業務就有可能是只賺吆喝,但不賺錢。另外一種情況,如果消費者他沒有能力提前還貸,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費者要承擔商業銀行的貸款利息,包括銀行的高額返傭成本,會比原本正常購車的成本要高一些。”
汽車行業競爭“加速”/網絡圖片
現如今,汽車行業的價格戰不斷上演,以車貸為代表的汽車金融也深度參與到了這場“內卷中。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金融分會副秘書長周偉說,2022年起,越來越多的大型金融機構,比如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進入汽車金融車貸和分期的領域,都想做更大的份額,除了在產品和服務上提升優化以外,對于渠道的返點政策就成為關鍵因素。在這種時機下,“高息高返”油然而生,金融機構做汽車金融分期的時候,給經銷商、廠家更多的返點去獲取更多的業務,所以在店端的車價在持續的下探。
汽車金融“巨輪”駛向何方?
今年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于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汽車金融業務促進汽車消費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提出,相關金融機構要嚴格遵守行業自律要求,不得以高額返傭等不正當競爭手段搶占市場份額。
四川省銀行協會動員會員單位簽訂自律公約/來源于“四川省銀行協會”
近期,四川、河南等地銀行業協會也密集動員會員單位簽署自律公約,明確叫停“車貸高息高返”及“誘導提前還款”等操作。全國多地銀行也將車貸轉向“低息低返”或“低息零返”模式,收緊了“長貸短還”的相關政策,也提高了違約金比例。
車水馬龍的北京城/網絡圖片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提出,不可能房貸都這么低了,車貸這么高,形成巨大反差,消費者利益受到嚴重的損失,同時銀行運行的風險性加強。現在主要是競爭比較激烈,各銀行之間搶奪有限的用戶貸款,所以國家采取限制“高息高返”政策,本身來說對行業發展比較有利,規定這個行為的上限,讓大家在合理范圍之內競爭。消費者購車變化來說,貸款返利降低,車價肯定將有一定上升。
車輛“川流不息”/網絡圖片
在金融監管機構監管力度增強,以及行業自律的背景之下,“車貸高息高返”和“誘導提前還款”等操作似乎正在“奏響終章”。
車貸“高息高返”的“終章奏響”/網絡圖片
未來,汽車金融這艘巨輪又將駛向何方呢?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金融分會副秘書長周偉認為,目前,汽車金融市場創新力度不強,價格戰不叫創新。面對不同的客戶,多樣化的用車、購車的需求,要去創新產品和服務,提升效率。在老百姓在用車方面,后續的全生命周期里有更多跟車相關的金融的服務需求,應該在這上面花心思。原來做的是購車金融,未來在用車金融上去調整產品,使行業回歸理性的、可持續發展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