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賣房當中介 房子仍沒賣出去
發布時間:2025-06-28 23:02:43
2024年9月,因為丈夫的工作地點變化,住在深圳的祝順順和丈夫商量著把住了10年的房子掛到了二手房買賣平臺上,打算把房子賣了再買新房。
房子為復式結構,購買面積73平方米,三室兩衛,加上贈送面積后,實得接近80平方米。房子所在的羅湖蓮塘片區也是一個較為成熟的老社區,周邊幼兒園林立、交通便利。
掛牌價取了384萬元。祝順順說,這個價格既不會太貴也不會太便宜,是周圍在售房源掛牌價的中間值。
但是,房子掛了半年后,始終“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很多人來看,但是他們都砍價砍得可兇了,一上來就砍50萬,感覺買房子真跟買衣服一樣。”祝順順說。
中介多次打電話來請求降價,她一概不理。她對中介的作用也產生了懷疑,在她看來,這份工作錢多又好做,“連看房都是我在解說”。最接近成交的一次是在2025年2月,中介提出除了正常的傭金外,還要吞下約10萬的差價。“這個錢我可以讓給客戶,但不可以讓給中介。”祝順順說。《財經》了解到,中介私自“賺差價”在鏈家及德佑均為“踩紅線”行為,發現即開除。
2025年3月,為了避免類似事情再次發生,也為了更清楚個中規則,祝順順決定加入中介隊伍。
真正進入這行后,她才意識到中介并不好做:“客戶太少了,掛盤的人太多了,不降價真的沒人看。”
社交媒體上,不少人分享自己為了賣房而入職中介的故事。一位去年入職深圳某中介平臺的網友提到,同一批參加崗前培訓的一百多人里,至少五六個人都稱是為了賣自己房子才來干中介的。
就像房產上行時期,許多人為了買到更好、更便宜的房子而入職中介一樣,如今越來越多業主入職中介,其整體背景是房地產行業筑底調整和住房置換潮的疊加作用。祝順順認為,自己當中介的好處在于可以通過多向客戶或同行推介來提高出售幾率,在了解客戶真實預算的前提下也能以更公道的價格賣出去。
他們身上有著許多共同點,比如身份多是待業的寶媽或奶爸,需求主要是置換等,既不愿低價出手,又不得不面對現實。房地產的熱潮早已退去,這批親歷過市場上行的人,如今也正經歷行情下坡時的落差與不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我要久久發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