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雖然是一篇極有可能會被廣汽本田投訴的文章,不過在開頭部分,還是要回顧一下廣汽本田在國內市場的輝煌歷史。
畢竟,在燃油車時代廣汽本田確實太過耀眼。
說起廣汽本田的歷史,其實已經很久遠了,要追溯到上個世紀。1998年7月1日廣汽本田正式成立,是由廣州汽車集團和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合資成立的,雙方持股為50:50。在成立之初,廣汽本田的全稱是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到了2009年才更名為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
其實說起來,廣汽本田跟廣州標致還是有關聯的。

成立于1985年的廣州標致,雖然是國內第三家合資車企但由于經營不善,在1997年宣布破產。也是在那一年,本田以1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廣州標致的生產線,這才有了廣州本田的誕生。
應該說在2024年之前,廣汽本田在國內市場的市場表現一直都是非常不錯的。雖然比起南北大眾略有差距,但絕對也稱得上是主流的合資車企。特別是旗下的飛度、兩款車型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有著很高的認可度,甚至都已經成了“加價神車”。
憑借著空間大、省油和可靠耐用的品質,飛度和雅閣在燃油車時代始終都很暢銷。無論是新車還是二手車,保值率都很高。

不過進入到2024年后,隨著國內新能源車企的不斷發展壯大,廣汽本田在銷量上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即便是以往加價的車型不用加價還有優惠,但始終沒有能夠讓廣汽本田煥發榮光。
至于廣汽本田銷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作為老牌合資車企廣汽本田電動化轉型比較慢。旗下的燃油車型相比同級別的國產新能源車,基本上已經喪失了市場競爭力。
即便是在2025年廣汽本田加快了新能源轉型的步伐,在今年4月還上市了全新的中型純電SUV。但就目前就這臺車上市兩個多月的市場表現來看,并沒有帶動廣汽本田整體銷量的提升。

至于本田P7以及廣汽本田其他車型的具體銷量數據,在這里就不做詳細的羅列了,省得被廣汽本田投訴。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到網上查一下資料。
雖然車型的銷量數據不能直說,但是對于廣汽本田近兩個月的銷量情況還是可以寫出來的不怕被投訴,因為這個是廣汽集團官方公布的產銷快報。
在今年3月銷量接近4.8萬輛后,4月和5月廣汽本田連續兩個月銷量下降,而且降幅還都比較大。其中4月銷量為18491輛,同比下降25.06%。5月銷量更是跌至13410輛,同比降幅更是高達58%,成為廣汽集團旗下所有品牌中同比降幅最高的品牌了。


很難想象,廣汽本田這樣一家曾經的主流合資車企,在2025年的今天居然會連續兩個月單月銷量都在2萬輛以下。要知道,目前廣汽本田在售的車型大大小小足足可有14款呀!你可以算一下,平均下來,廣汽本田每臺車的月銷量到了多少。
就這點銷量,廣汽本田不要說跟南北大眾、南北豐田這些昔日的“兄弟”對比了。甚至是跟理想、問界和小鵬、零跑等造車新勢力相比,也都差距甚遠。
面對這種現狀,最近廣汽本田旗下的旗艦SUV車型冠道開始了大的優惠促銷,直降5萬。降價后的冠道,起售價低至18.98萬元。這個價格,基本上都跟“小弟”入門版車型18.59萬元的官方指導價很接近了。這個價格,你還讓皓影怎么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