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耕耘結碩果,特色產業繪就富民強村新圖景。6月20日,筆者獲悉,近日,在清城石角鎮黃布紅星村里,一個個紅彤彤的果實綴滿枝頭,村民們嫻熟地采摘、裝簍……420多畝小米辣種植基地正喜獲豐收,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構起了“產業強、農民富、鄉村美”的生動畫卷。小米辣種植基地畝產量高達5000斤,預計總收入突破1260萬元,小小辣椒正成為帶動富民強村的“大產業”,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極具特色的“辣”味樣本。
村民們嫻熟地采摘。清城區石角鎮供圖
為破解長期制約農村發展的耕地細碎化難題,石角鎮借力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下稱“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契機,在黃布村推行“村委會+家庭農場+農戶”的土地整合模式,從種植“碎片化”向“規模化”逐步轉變。通過深入的政策宣講、完善的權益保障和公平的收益共享機制,累計整合零散耕地400多畝,引入清城區石角鎮寧崗潤澤種植家庭農場實施規模化種植。“過去地塊零散難管理,現在集中連片好作業,機械化耕種率提升了60%。”鄉村振興組負責人介紹。土地整合有效解決了“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難題,為產業規模化發展激活了“一池春水”石角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果實色澤、辣度等關鍵指標均達到一級標準。清城區石角鎮供圖
為保障小米辣穩產優產,石角鎮還構建了“專家+農技員+農戶”三級技術服務體系。緊扣“百千萬工程”強化科技支撐的要求,一方面邀請省農科院辣椒種植專家駐點指導,引進抗病高產的優質品種;另一方面組織農戶參加“田間學校”,開展從播種育苗、水肥管理到病蟲害防治的全流程技術培訓。“現在每畝密植可達1300株,比傳統種植多900-1000株,而且通過測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提高了20%。”潤澤種植農場負責人表示,在科技加持下,小米辣不僅畝產顯著提升,果實色澤、辣度等關鍵指標均達到一級標準。
在農產品銷售端更是打出了“線下+線上”組合拳,暢通產銷鏈路。線下,與珠三角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連鎖商超簽訂保底收購協議,確保鮮果“即采即銷”;線上,積極拓展電商渠道,實現產品溢價。目前田頭價收購穩定在6元/斤,電商渠道溢價可達20%,產品供不應求。這“產銷一體化”的模式,不僅讓種植戶吃下了“定心丸”,更直接帶動周邊50余戶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月增收約2500元。
小米辣產業的振興實踐,是石角鎮以“百千萬工程”為引領,通過典型村培育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生動縮影。目前,石角鎮正積極謀劃產業升級,逐步在馬頭村、界牌村、塘頭社區等村進行規模種植,致力實現從“單一種植”向“三產融合”的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