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角逐中,每一款新車型的登場都宛如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星紀元 ES 作為純電領域的新貴,自亮相以來便備受矚目。近日,筆者有幸對其進行了深度試駕,并將其與同級別競品車型展開對比,試圖全方位剖析這款車的真實實力。
外觀:時尚科技風獨樹一幟
初見星紀元 ES,其 “風之美學” 設計理念帶來的未來感令人眼前一亮。流暢線條勾勒出優雅車身,宛如被風精心雕琢。封閉式前臉搭配貫穿式燈帶,簡潔中盡顯科技韻味,下方主動式進氣格柵可依車輛行駛狀態自動調節,有效降低風阻。
車身側面,0.205Cd 的超低風阻系數是一大亮點,溜背造型與隱藏式門把手相得益彰,無框車門更是增添獨特魅力。4945mm 的車長和 3000mm 的軸距,賦予其大氣穩重的氣質,也為車內寬敞空間奠定基礎。相比之下,比亞迪漢 EV 車長 4980mm,軸距 2920mm,雖車長略勝一籌,但星紀元 ES 的軸距優勢讓車內縱向空間更為充裕。來到車尾,貫穿式尾燈設計精致,290 顆 LED 燈珠點亮效果絢麗,電動后擾流板(高配車型)不僅提升辨識度,高速行駛時還能提供額外下壓力,保障行駛穩定性。
與小米 SU7 相比,星紀元 ES 在外觀上更注重線條的流暢與優雅,營造出的是一種內斂的科技美感;而小米 SU7 則風格犀利,更具運動感。二者外觀各有千秋,消費者可根據個人審美偏好進行選擇。
內飾:豪華舒適的移動客廳
坐進星紀元 ES 車內,“曲水流韻” 設計語言營造出的豪華舒適氛圍撲面而來。NAPPA 真皮座椅觸感柔軟,加熱、通風、按摩功能一應俱全,前排座椅如此,后排座椅也配備加熱功能,對后排乘客關懷備至。中控臺啞光金屬飾條與木紋飾板交錯,門板內側麂皮絨包裹,觸感與視覺效果俱佳,盡顯低調奢華。15.6 英寸 2.5K 中控大屏顯示清晰、操作流暢,內置高通驍龍 8155 芯片保障車機高效運行。車機搭載的 Lion AI 大模型,語音交互功能強大,支持連續對話、語義聯想及方言識別,真正做到 “可見即可說,可說即可控”。
車內空間布局合理,擁有 “六向通透” 大空間體驗,70.2% 的超競品空間 “得房率”,配合純平地板與全景天幕,讓每位乘客都能感受到寬敞舒適。豐富貼心的儲物空間與充電接口,如大杯架、8L 四季恒溫扶手箱、暖心置物柜、50W 無線超級快充及 3 個 60W 快充接口等,滿足不同場景使用需求。
在這方面,智己 L6 的內飾科技感十足,但在座椅舒適性和空間 “得房率” 上,星紀元 ES 更勝一籌。星紀元 ES 的座椅材質與工藝更注重人體工程學,長時間乘坐不易產生疲勞感;而其空間布局也讓車內乘客擁有更自由舒展的活動空間。
動力:強勁與平穩的完美融合
此次試駕的星紀元 ES Ultra 旗艦 100kWh 版本,動力表現堪稱驚艷。雙電機四驅系統總功率達 353kW,官方零百加速僅需 3.7 秒。實際駕駛中,一腳電門下去,強烈推背感瞬間襲來,加速迅猛且線性,毫無突兀之感。無論是城市超車并線,還是高速加速沖刺,都能輕松應對,動力儲備深厚。
日常駕駛中,車輛提供多種駕駛模式。Comfort 模式下,動力輸出平順柔和,適合城市通勤;Sport 模式下,動力響應靈敏,推背感十足,能讓駕駛者充分感受駕駛激情。車輛電門響應精準,駕駛者可輕松精準控制車速。
與小鵬 P7 + 相比,星紀元 ES 在動力輸出的平順性和爆發力上都有出色表現。小鵬 P7 + 動力也較為強勁,但在加速過程中,偶爾會出現動力銜接不夠順滑的情況,而星紀元 ES 則很好地避免了這一問題,為駕駛者帶來更優質的動力體驗。
底盤:舒適與操控的精妙平衡
底盤方面,星紀元 ES 全系標配 CDC 電磁懸架,高配車型配備空氣懸架,這套底盤系統在試駕中表現卓越。通過路面掃描系統,車輛可提前 150 米預判路況,實時調整懸架阻尼,應對復雜路面。經過連續減速帶時,車輛能輕松化解震動,車身起伏抑制出色,車內乘客幾乎感受不到明顯顛簸。過彎時,空氣懸架與 CDC 電磁懸架協同工作,車輛側傾極小,為駕駛者提供充足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