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監督,但拒絕惡意攻擊!”6月8日,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在微博再度發聲,針對近期甚囂塵上的“常壓油箱”與“車圈恒大”兩大爭議,以克制而有力的姿態劃清了行業競爭的底線。
面對“常壓油箱”質疑,李云飛首次詳細說明技術路線演變:“2021-2023年采用的常壓油箱方案完全符合法規要求。”他解釋,針對長期純電行駛的PHEV車型,系統會定期啟動發動機3~5分鐘處理燃油蒸汽。在部分用戶反饋體驗不佳后,比亞迪已全面切換高壓油箱方案。更見格局的是,他并未將矛頭指向個別企業:“據了解,浙江某頭部車企2018-2023年多數PHEV車型同樣采用常壓油箱。”這種客觀表述,既澄清事實又避免行業互踩。“我們相信他們也有合規解決方案”——一句“相信”,道出對同行技術路線的尊重。
針對持續發酵的“財務風險”指控,李云飛首次披露驚人內幕:河北某車企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續炒作“高負債率”、“財務造假”等話題,更在去年底向深交所、港交所及金融監管部門惡意舉報比亞迪。“經證券交易所及國家監管部門詳細調查,確認我們沒有問題。”這短短21字,不僅是為比亞迪正名,更是對惡意競爭行為的強力回擊。此前5月30日,李云飛已用詳實財報數據駁斥“車圈恒大論”,此次再補充監管背書,徹底粉碎不實傳言。
“我們歡迎同行之間相互監督”——聲明開篇定調開放態度。但話鋒隨即轉向警示:針對惡意舉報、拉幫結派、毀損抹黑等行為,比亞迪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這并非空言恫嚇。當某些企業沉迷于輿論攻訐時,比亞迪正以硬實力說話:2024年542億研發投入創行業之最,1549億現金儲備筑起安全護城河。有網友犀利指出:當對手銷售費用激增、研發投入縮水時,比亞迪選擇用技術創新定義競爭維度。
李云飛的聲明恰似一面鏡子,映照出兩種企業價值觀:一方執著于合規技術創新與財務透明,另一方沉迷于含沙射影的輿論戰。當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球崛起的關鍵時刻,行業更需要的是技術切磋而非惡意中傷。“點贊是美意,贊賞是鼓勵”——聲明結尾的溫和寄語,與全篇克制的舉證形成奇妙呼應。這或許正是中國汽車產業成熟的標志:強者無需貶低他人證明自己,事實與實力自會書寫答案。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抹黑同行者終將被拋下,唯有專注奔跑者才能抵達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