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出爐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中,站在瑞芯微身后的芯片大佬勵民以173.8億元的財富,強勢躋身福州第二富豪(以公司總部所在地為標準)之位,且其財富較去年大漲73%。
回溯勵民的創業之路,自2001年親手創立瑞芯微以來,他便展現出非凡的商業洞察力和科技前瞻性。他精準捕捉科技發展的每一個浪潮,引領企業靈活應變、適時轉型。
從復讀機芯片到MP3/MP4芯片,再到安卓平板芯片,瑞芯微在勵民的帶領下,一步步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并最終成功轉型為如今在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物聯網處理器芯片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佼佼者。
而勵民今年身家大漲,一定程度上離不開瑞芯微近來業績的堅實支撐。去年,瑞芯微業績強勁,營收創下歷史新高,歸母凈利潤更是大漲341.01%,而這一強勁的增長勢頭,還進一步延續到了今年。
不過,瑞芯微強調,今年以來國際形勢起伏多變,仍需關注后續全球產業鏈發展面臨的挑戰。值得注意的是,業績向好之際,瑞芯微的大股東潤科欣基于自身資金安排的需求,于今年5月拋出了一份減持計劃,引發市場關注。
福州第二富豪勵民,身家大漲73%
不久前,備受各界矚目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隆重揭曉。在今年的榜單中,瑞芯微掌舵人勵民憑借173.8億元的身家,成功躋身榜單第185名,展現出強勁的財富實力。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相較于那些在商界縱橫捭闔、連續十多年穩穩占據榜單的傳奇大佬,勵民的登榜歷程相對較短。自2021年首次入圍以來,今年已是他連續第5年榮登這一財富殿堂。
從財富變動軌跡來看,勵民的身家在過去一年呈現顯著增長態勢。與上年的100億元相比,其財富在一年時間內大幅上漲73.8%,漲幅頗為亮眼。
不過,這并非勵民財富的巔峰時刻。此前在2022年,他的身家曾一度達到216.1億元的高位。與當年相比,勵民今年的財富較峰值縮水42.3億元。
在眾多將公司總部設立于福建的富豪群體中,勵民身前可謂是群星璀璨,站著寧德時代的曾毓群、黃世霖、李平,安踏體育的丁世忠/丁世家,達利食品的許世輝家族,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家族,以及新華都的陳發樹等多位在商界叱咤風云的大佬。
不過,若將目光聚焦于福建福州的富豪圈,勵民今年的身家表現可圈可點。新華都的陳發樹以303.7億元的身家傲居榜首,而勵民則緊隨其后,高居第二名,展現出其在福州商業領域的強大實力。
深入拆解勵民的財富密碼,答案便藏在A股上市公司瑞芯微之中。據瑞芯微此前發布的財報顯示,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均為勵民。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勵民直接持有瑞芯微37.64%的股份,這一持股比例使其在公司決策和發展中擁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
而勵民財富今年大幅增長,與瑞芯微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息息相關。截至7月16日收盤,瑞芯微股價報153.81元/股,相較于去年初漲幅超過143%,股價的飆升為勵民的財富增值注入了強大動力。
目前,瑞芯微的最新市值已達647.04億元。若按照勵民37.64%的持股比例計算,他所持公司股份對應的最新市值約為243.5億元,這一數字較《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上公布的財富進一步攀升。
雷達財經了解到,目前勵民在瑞芯微身兼董事長與總經理的雙重要職,肩負著引領公司發展的重任。去年,他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達335.89萬元。
憑借手中所持有的瑞芯微大量股份,勵民不僅坐擁超百億身家,還能通過公司分紅獲得豐厚收益。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瑞芯微共實施過7次分紅,累計現金分紅數額達12.73億元,分紅率高達53.85%。
領航人勵民,帶領瑞芯微多次及時轉舵
身為瑞芯微掌舵者的勵民,出生于1965年。而他創辦瑞芯微的時間,可以追溯至2001年。天眼查顯示,這一年,36歲的勵民攜手自己的浙大師弟黃旭,共同創立了福州瑞芯微電子有限公司。
世紀之交的中國校園里,以步步高為代表的復讀機品牌風靡一時,幾乎成為每位學生書桌上不可或缺的學習伙伴。憑借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勵民精準捕捉到這一時代機遇,帶領初創的瑞芯微團隊投身復讀機芯片領域。
勵民曾向外界坦言,瑞芯微初創之時,團隊規模僅有十多人。這支小而精的隊伍規模雖不大,卻個個懷揣著對科技的執著追求和滿腔熱血。2002年,經過無數個日夜的艱苦奮戰和不懈探索,瑞芯微成功推出了變速不變調的復讀機主控芯片SOC解決方案,并迅速實現了大規模量產。
據勵民回憶,那時行業中比較知名的品牌幾乎都采用了瑞芯微的芯片,其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80%,是當時復讀機芯片領域當之無愧的頭部玩家。
然而,科技的發展猶如奔騰不息的江河,永不停歇。隨著消費電子產品的不斷升級換代,磁帶逐漸被電子音視頻數碼產品所取代,復讀機市場也隨之逐漸萎縮。
嗅覺敏銳的勵民深知,企業唯有緊跟時代潮流才能基業長青。當他察覺到MP3/MP4市場的巨大潛力時,果斷帶領瑞芯微開啟第一次戰略轉型,將研發重心全面轉向這一領域。
此后,科技浪潮繼續翻涌,搭載安卓系統的平板電腦席卷消費市場,行業迎來新一輪變革。勵民再次展現出卓越的戰略前瞻性,帶領團隊迅速投身安卓平板芯片研發。經過日夜拼搏,瑞芯微逐漸在新賽道站穩腳跟,實現了從復讀機芯片到智能終端芯片的華麗跨越。
再之后,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日益白熱化。站在新的科技發展的節點,勵民并未盲目跟風。經過對市場格局與自身技術積淀的審慎研判,他最終選擇避開巨頭爭奪的智能手機SoC市場,轉而押注物聯網和人工智能賽道,推動企業完成又一次關鍵轉型。
在勵民的領導下,專注于集成電路設計與研發的瑞芯微,如同一棵茁壯成長的科技大樹不斷枝繁葉茂。如今,瑞芯微已發展成為一家在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物聯網處理器芯片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并打造了一支擅長系統級芯片、模擬電路設計和算法研究的核心研發團隊。
目前,瑞芯微將總部扎根在福州,并在深圳、上海、北京、杭州、香港設有分/子公司,其產品線不僅涵蓋各類智能應用處理器芯片,還包括電源管理芯片、接口轉換芯片、無線連接芯片、快充協議芯片等數模混合芯片,以及模組等其他產品。
近期業績表現亮眼,大股東拋減持計劃
勵民身家在去年重新回歸增長態勢并大漲73%,這背后離不開瑞芯微卓越業績的有力支撐。
去年,由于市場銷售回暖,芯片銷售收入增長,瑞芯微全年斬獲31.36億元的營收,相較上年實現46.94%的增長,增速較上年的5.17%大幅提升,且這一營收規模創下公司自上市以來的營收新高。
深入剖析其產品收入結構,智能應用處理器芯片、數模混合芯片、其他芯片、技術服務及其他板塊,去年分別為公司貢獻88.4%、9.12%、1.85%、0.63%的收入。從這些數據不難發現,瑞芯微的營收高度依賴智能應用處理器芯片產品,該產品無疑是公司營收的核心支柱。
利潤層面,瑞芯微同樣傳來捷報。去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5.95億元,同比大漲341.01%,一舉扭轉了該指標此前連續兩年下滑的頹勢。
回顧2022年和2023年,瑞芯微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減少50.58%、54.65%。直到去年,瑞芯微終于實現了歸母凈利潤指標的華麗逆轉。
由于持續優化產品銷售結構,瑞芯微的毛利率也逐季改善。去年,公司的毛利率為37.59%,較2023年上漲3.34個百分點。
同時,公司經營性現金流保持大幅正向流入,2024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13.79億元,為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或是得益于業績的出色表現,瑞芯微去年分紅時也十分慷慨,分紅數額達到了歷年之高。去年,瑞芯微分紅數額達3.77億元,占當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例為63.38%。
進入2025年,瑞芯微的業績延續了上一年的良好態勢,一路高歌猛進。第一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長62.95%,達到8.85億元;同期,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為2.09億元,相較上年同期漲幅更是高達209.65%。
7月7日,瑞芯微又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的業績預告,再次給市場帶來了更多的驚喜。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營收約20.45億元,同比增長約64%;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5.2億元至5.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85%到195%。
對于這一成績,瑞芯微表示,今年上半年,AIoT市場延續2024年增長態勢,隨著AI技術不斷滲透、應用場景持續拓展,當前國內AIoT百行百業正在蓬勃發展,增長周期潛力廣闊。
報告期內,瑞芯微依托公司在AIoT產品長期戰略布局優勢,因應AI在端側應用發展的需求,旗艦產品與次新品帶領AIoT各產品線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特別在汽車、工業控制、機器視覺及各類機器人等重點領域持續擴張,為后續的滲透與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不過,瑞芯微也在業績預告中作出風險提示,今年以來國際形勢起伏多變,仍需關注后續全球產業鏈發展面臨的挑戰。
國金證券在針對瑞芯微的研報中,也指出了公司存在的風險。首先,公司存在下游需求不如預期的風險:公司下游主要面向消費電子、工業、汽車等領域,如果行業發展不及預期,存在需求不及預期以及客戶拓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其次,SoC芯片賽道競爭相對激烈,存在新進入廠商的可能。若有新廠商進入公司所處賽道,存在公司市場份額下滑的可能,對公司未來營業收入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SoC芯片迭代加速、應用領域不斷拓展,若公司無法維持充足的研發投入或持續推出創新產品,可能出現核心競爭力下滑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瑞芯微近來的業績表現頗為亮眼,但就在今年5月,公司通過公告宣布了大股東廈門市潤科欣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潤科欣”)的減持計劃。
公告顯示,潤科欣計劃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和/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837.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而其擬減持的原因為自身資金需求。
在6月舉行的特定對象調研活動上,有投資者向瑞芯微提問道,“目前公司前五大客戶貢獻了較大比例的營收,公司是否有計劃拓展更多中小客戶以降低單一客戶依賴風險?”
對此,瑞芯微解釋稱,由于公司95%以上都是經銷,年報中列示的前五大客戶實際上為經銷商數據,并非實際終端客戶數據。公司終端的下游客戶有近千家,客戶資源豐富,不存在依賴單一大客戶的風險。
多次及時調整戰略,帶領瑞芯微迅猛發展的芯片大佬勵民,未來能否在富豪榜上再創新高?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